认识艺术家----林风眠
2025.04.15
林风眠(1900 年 11 月 22 日 —1991 年 8 月 12 日),本名绍琼,字凤鸣,后改名风眠,广东省梅县人,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画家、艺术教育家,国立艺术院(现中国美术学院)首任院长。
他自幼随祖父和父亲学习石雕和绘画,1919 年赴法留学,在法国迪戎国立美术学院、巴黎国立美术学院等院校学习,广泛接触各种艺术形式。1925 年回国后,先后担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、杭州国立美术学院院长等职务。
林风眠主张 “西体中用”,融会中西、贯通古今。他将西方现代绘画的理念与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相结合,创造出了独特的 “风眠体”。他的作品强调色彩和造型的表现力,采用方形画幅,通过墨与色的交融,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。其早期创作多为油画,如《摸索》《人道》《痛苦》等,蕴含着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;后期主要致力于中国画创新,在静物、花鸟、风景、人物等题材上均有佳作,如《仙人掌、彩陶与静物》《白衣仕女》等。
作为艺术教育家,林风眠治学严谨,先后培养出李可染、赵无极、朱德群、吴冠中、席德进等一大批杰出艺术家,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他倡导新艺术运动,主张 “兼容并包、学术自由”,聘请齐白石等名家任教,积极推动中国传统绘画的革新。
林风眠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,他为当代中国画开拓出一条崭新的道路,拓宽了中国画的表现范围,融合了西方的审美情趣,使中国画的语言更具世界性。